凡是文人作的画,都叫「文人画」?还是只有表现出高尚的人品、学问、才情的作品,堪称文人画?抑或不均形式、逸笔草草,以「游于艺」的态度创作的画,算是文人画?
虽然对于「文人画」定义的争论很多,但是当我们细细分析文人画的特质时,却可能惊讶地发现,不论在学习方法、使用工具、用笔技巧、表达形式,乃至创作态度上,文人画都与书法息息相关,我们甚至可以说:文人画是中国文人由书法中发展出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!
古代文人绘画和书写的工具完全相同
谈到书画,几乎人人都知道「书画同源」这句话,问题是为什么书画同源?又为什么古人总是强调「善书必能善画,善画必能书」?许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,因为中国文字由象形发展而来,所以书法也是一种国画,自然书法的线条容易带入绘画,绘画的用笔也有助于书法。
这样说,只答对了一半,因为他忽略了其间最重要的││工具。试想,如果书法的文房四宝与绘画的笔墨纸砚,不是完全相同,中国画家用扁平的刷子、油画颜料和画布作画,无论画家是不是文人,或是否擅长书法,书法的用笔技巧,又可能被带入绘画中吗?
「书法」的发展远在「画法」之前,画家往往是文人,一个人又总是先学书,然后才习画。文人在舞文弄墨、吟诗作赋之余,用所谓的剩笔残墨,简简勾上几笔,聊以写「胸中逸气」,多下的空间,再题上自己作的诗词,或请几位朋友酬唱,也各题上几句,自然「石如飞白,木如籀」,将书法中的领会,带入了绘画中;使书写的工具成为绘画的用具,造成诗书画一体的呈现。
绘画成为文学的附庸
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,绘画也便成了文学的附庸、「诗余」或「文余」的附产品,自史文人画家,就很少以尊崇的态度来看待画。正因此,自己的画,可以请朋友题诗,前人的画作,自己也可以在上面题赞、钤印,古人画论中,更不断地强调「画法与诗文相通,必有书卷气,然后可以言画」(王原祁)、「其为人也无文,虽有晓画者寡以」(邓桩)、丹青犹文也(黄伯思)。连溥心畬,虽然在绘画上的成就最高,自己仍要说:「我的诗第一、书第二、画第三」。
由此可知,文人画在文人心中真正的地位。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国画以水墨为尚。道理很简单!作画在为文之后,用的工具正好相同,写字既然不必用颜料,作画也就省了!倒是因为文人常用朱砂眉批,所以顺便发展出朱竹或钟馗这类作品。
绘画与书法同样通过临摹来学习
书法既然都是透过临摹的方法来学习,与书法作为近亲的文人画,也就继承了这一点。书法临的是文字,绘画临的则是「介字点」、「梅花点」这些「符号」;书法有「藏头护尾」、「锥画沙」、「屋漏痕」的笔法讲求,绘画也自然有「方线、圆线」,「顺锋、逆锋」、「纯棉裹铁」的变化。
谈到临摹,有一个重要的条件,就是笔法愈来愈清楚,愈容易临,文人画中表现树叶的符号,多半是以中锋的用笔画成;岩石的皴法,虽然许多用了侧锋,也都合于清晰的原则。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,一直发展到今天,多半画家仍然把「皴、擦、点」,这些用笔清楚的步骤,与「染墨」和「设色」分开处理。简单地说,国画家总是先画「点、线」,再染出阴阳明暗的黑白调子,最后才加彩色。这么一来,就更适于临摹了。反过来想,如果自古中国画家,就像西洋水彩画家一样,把明暗、色彩、线面,做同时的「融合」处理,国画的临摹必然产生问题,书法的用笔也必然不再容易用于画中。
绘画用的符号,相当于写作时用的文字。
国画家为什么要把「用笔」、「染墨」和「设色」分开呢?基本上源于他们「写」的观念。也可以说画家把「作画」看成「作文」,画上的符号成为了「文字」,作一张画,先要把符号「写」好。譬如前景以「披麻皴」简简地画几笔,上面加几根树干,添些像是「假睫毛」般的「松叶点」,和像「梅花瓣」的「梅花点」,远处再勾几笔山,山间加两条细直线,距山头不远处勾几条弯弯扭扭的细线,看来没几笔,对有欣赏能力的人,却能看出那是有飞瀑、云烟、树林的画面。
那些皴笔、勾云和点叶,与其称之为画,不如说是「文字」,或半文字的「图象符号」,欣赏的人看一张画,如同读一篇游记,只是透过图象符号的指引,去「再创造」自己的意象。
于是我们对文人画的特质,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,也可以了解为什么数百年来,文人画家死抱着那些古人造的「符号」,而不知脱身出来。
因为那些符号,是他们的文字,写文章既然用古人造的字,作画当然也可以!
我们更可以了解到,文人画不仅是空间艺术,也是一种时间艺术,不仅用来「看」,更要用心「读」;不只是「画」,而且是「写」。这也正是画家至今仍然在题画时,常不说「某某人画」,而用「某某人写」的原因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